PPP(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),又称PPP模式,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。在该模式下,鼓励私营企业、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,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按照这个广义概念,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,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,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。
随着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召开,政府工作报告中与PPP发展相关的消息第一时间在业界流传开来,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。
报告有两个看点:一是把PPP放在了扩大有效投资部分,二是特别强调政府要讲诚信。
一、扩大有效投资
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三年明确提到“深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(PPP模式)”,回顾这三次来自中央政府对PPP相关信息的释放,从积极推广到完善,再到深化,体现了国家对推广PPP模式的重视。
如果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是“打开大门”——“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,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”;
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是“大声吆喝,领你进门”——“深化改革,推动地方改制,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,”“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,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(PPP)”;
那么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便是“手把手教你玩”——“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、公路水运投资1.8万亿元,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,继续加强轨道交通、民用航空、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。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76亿元。落实和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”;“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、调结构、促创新、惠民生的领域。”
二、特别强调政府要讲诚信
诚信是法治的基础。一个国家、一个社会要健康有序运行,不能没有诚信。PPP生来具有长周期的特性,如果法治政府、信用政府建设不到位,社会资本没有信心与政府进行长达20~30年的投资合作,这不论从目前还是从长远看,都是PPP发展的“大心病。”
西安文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,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、节能评估报告、项目建议书、项目申请报告、乙级资质专业高效、客户评价高。